1.研究背景
異源多倍體芥菜(Brassica juncea L.)是蕓薹屬禹氏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,蕓薹屬包含多種菜用、油用和調(diào)味作物。芥菜在中國分部廣泛,具有長達6000–7000年的栽培時間。菜用芥菜不同的品種中可觀察到巨大的表型變異,根據(jù)食用的器官不同可分為葉型,莖型,根型等不同的變種。油用芥菜作為蕓薹屬三大食用油來源之一,主要分布在印度次大陸和中國西北地區(qū)。其在加拿大個澳大利亞作為油菜作物,同時在歐洲,中國和其它地區(qū)作為調(diào)味品作物。
大約在半個世紀前,科學家提出阿富汗及其毗鄰地區(qū)是是芥菜的主要起源中心,而小亞細亞半島,中國中西部和印度東部是次要的多樣性中心。后續(xù)的一些研究提出,芥菜根源于幾種基于細胞遺傳學和生物化學證據(jù)的獨立雜交。近期,通過油用芥菜的SSR研究分析表明,中國與印度分別是其多系起源于遺傳多樣性的中心。然而,還有一觀點認為中國是芥菜的主要起源中心,這一觀點被在中國的西北部發(fā)現(xiàn)了野生的蕪菁和黑芥,中國芥菜品種的豐富性和具長期栽培歷史的考古證據(jù)所支持的。在2016年,基于重測序技術的蕓薹屬作物A亞基因組的基因組學分析中發(fā)現(xiàn)了油用芥菜與菜用芥菜的單系起源。但是芥菜作物的系統(tǒng)發(fā)育進化史已有了數(shù)十年的爭議。
2.材料選擇
109份芥菜(來自中國,印度,澳大利亞和歐洲國家)自然群體,根據(jù)其農(nóng)業(yè)上的用途,分為菜用芥菜和油用芥菜兩個群。
3.研究策略
測序平臺:illumina Hiseq 2000;
簡化基因組測序(SLAF-seq);
開發(fā)100000 SLAF標簽,利用170181 SNPs進行群體進化分析。
4.分析軟件
BWA,GATK和SAMtools;
MEGA 5.2,ADMIXTURE,EIGENSOFT;
RAxML v8.2.4;PAML v4.0
5.研究結果
研究結果一:群體分層分析
1. 系統(tǒng)發(fā)育樹構建
109份材料主要分為4個群,2個菜用芥菜群體和2個油用芥菜群體。來自中國的食用器官分別為葉(28份材料)和莖的材料(27份材料)構成了一個群體,稱為Vegetable (Leaf/Stem);來源于中國的15個根型芥菜聚類成一個獨立的群體,稱為Vegetable (Root)。油用芥菜中來自澳大利亞(9份材料),中國(7份材料)和歐洲(6份材料)形成一個群體,成為Oil (A,C,E);來自印度的共計14份材料聚為一個群體,稱為Oil (IN)。系統(tǒng)發(fā)育樹如下圖1。來自澳大利亞,中國西北部和歐洲國家的油用芥菜具有棕色或黃色的種子,而來自印度的油用芥菜的種子的顏色為淺棕色或深棕色。
圖1 109份芥菜系統(tǒng)發(fā)育樹
2. PCA主成分分析
利用主成分分析來評估遺傳變異,分析結果顯示主要分為4個群:Vegetable(Leaf/Stem),Vegetable (Root),Oil (IN)和Oil (A,C,E),該結果與系統(tǒng)發(fā)育樹結果一致。
圖2 109份芥菜的PCA主成分分析
3. 群體結構分析
群體結構分析結果顯示分為4個祖先群。
圖3 109份芥菜的群體結構分析(K=4)
研究結果二:芥菜不同群體分化時間的估算
研究中分析了菜用芥菜和油用芥菜的B亞基因組的SNP變異。研究結果顯示多態(tài)性的SNP大于B亞基因組中固定的SNP,這種模式與A亞基因組相似,支持了芥菜的單系起源問題。
研究中還發(fā)現(xiàn)了Vegetable (Root)型最先分化,然后是Oil (A,C,E),最后是Oil (IN) 與Vegetable (Leaf/Stem)的分化,并計算分化時間,分別是:0.067 Mya,0.065 Mya和0.032 Mya
圖4 芥菜不同群體的系統(tǒng)發(fā)育關系
研究結果三:芥菜起源地與馴化
研究中發(fā)現(xiàn)了Vegetable (Root)芥菜較早發(fā)生了分化,表明中國是芥菜的主要起源地和多樣性中心;同時發(fā)現(xiàn)了油用芥菜聚類為了2個群體:Oil (A,C,E)和Oil (IN),Vegetable (Leaf/Stem)型在Oil (IN)型中發(fā)生了分化,其分別在中國和印度進行種植,但分化時間遠遠晚于tVegetable (Root)型和Oil (A,C,E)型。這些研究結果表明:Vegetable (Leaf/Stem)行和Oil (IN)型在馴化中新形成的。
此篇文章發(fā)表是百邁客科技服務在簡化基因組測序及數(shù)據(jù)深度挖掘領域實力的再次印證!百邁客期待與您的合作!
參考文獻:
Jinghua Yang, Changtong Zhang, Ning Zhao,et al. Chinese Root-type Mustard Provides Phylogenomic Insights into the Evolution of the Multi-use Diversified Allopolyploid Brassica juncea[J]. Molecular Plant,2017.
基因組事業(yè)部 張學雯丨文案
李緒明 | 審核
圖片來自網(wǎng)絡,侵刪